首页 > 正文

大型民族舞剧《大禹》国家大剧院上演
2017-06-20 08:56:00    点击:    调整字体

安徽蚌埠本土出品的大型舞剧《大禹》,将于6月21日(明晚)在国家大剧院歌剧厅演出。

中国校园舞蹈网 记者日前在采访中了解到,安徽蚌埠本土出品的大型舞剧《大禹》,将于6月21日(明晚)在国家大剧院歌剧厅演出。该剧由安徽省(蚌埠市)花鼓灯歌舞剧院精心创排,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担任总编剧,著名舞蹈艺术家王舸担任总导演,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担任历史顾问,以安徽省蚌埠市禹会村遗址考古挖掘的史实为背景,以大禹治水和人物情感为主线,塑造为民担当、无私奉献、恪尽职守的大禹形象,不忘初心,凝聚前行伟力。

微信图片_20170620141226.jpg

微信图片_20170620141244.jpg

微信图片_20170620141248.jpg

大型舞剧《大禹》共分5幕,剧情跌宕起伏,其中,祭祀河神、离别治水、女娇临盆、静心顿悟、寻夫遇险、伤重回忆、归家离去、劈山导淮、涂山会盟等戏剧情节让观众沉醉其中,而灵动的舞蹈动作、经典的背景音乐、新颖的舞美设计配合剧情塑造出了巍巍大禹的济世情怀。该剧自2016年9月在第11届安徽省艺术节上首演以来,历经多次打磨,以其宏阔的文化背景,感人的故事,立体的艺术视觉,纯粹的美学品质,在当前众多的大禹题材文艺作品中脱颖而出,深受广大观众喜爱,也得到业界专家好评。在艺术性和观赏性方面,也考虑到了不同层面群体的接受能力和欣赏水平,这也是该剧目深受观众喜爱的原因之一。

该剧的总编剧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表示,他将全剧主题高度凝练为八个字:“苟利家国、死生以之。”只要对家和国有一点点好处,生死亦可置之度外,何况艰难险阻。主题既定,我们的作品更多要考虑的是如何让现在的“80”后、“90”后、“00”后所认同我们的民族英雄形象,这同时也是这个剧目能够长久演出的根本。

安徽省蚌埠市禹会村遗址是一处距今约4200年左右的龙山文化晚期的大型祭祀遗址,是禹会诸侯之地。舞剧《大禹》以蚌埠市禹会村遗址考古挖掘的史实为背景,以大禹治水和人物情感为主线,通过祭祀河神、父析子荷、率众治水、劈山导淮、禹会诸侯等剧情,运用灵动的舞蹈动作、经典的音乐背景、新颖的舞美设计,立体呈现波澜壮阔的治水场景、感人至深的家国情怀,塑造为民担当、无私奉献、恪尽职守的大禹形象。希望舞剧《大禹》在国家大剧院的这个平台上,能传递蚌埠文化,传扬大禹的奉献精神,传播考古知识。

【视频】舞剧《大禹》(预告片)


舞剧《大禹》是国家艺术基金2016年度资助项目、2016年安徽省省级文化强省建设专项资金扶持项目。6月21日晚19时30分,由安徽省(蚌埠市)花鼓灯歌舞剧院创排的大型民族舞剧《大禹》,将在国家大剧院精彩上演。在国家大剧院演出之后,该剧将展开2017年至2018年的全国巡演。舞剧《大禹》经过近两年的筹备,去年5月份正式在蚌埠开排。经过半年多的打磨修改,内容更加完善、情节更加紧凑、效果更富震撼力。导演王舸说,坦白讲,当《大禹》这部舞剧摆在我面前时,我曾有过犹豫,原因是:一是通过考据和史料很难还原一个真实的大禹;二是大禹是一个神话的文化符号,对二次创作带了巨大的束缚;三是舞剧拙于叙事而长于抒情,大禹恰恰需要大量叙事;最后最重要的一点是,大禹的事迹是否被当代人所接受和相信。

该剧的总编剧冯双白先生说:“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提到大禹精神,我将舞剧《大禹》的主题提炼为八个字:‘苟利国家、生死以之’。另外,在艺术性和观赏性方面,我们也考虑到了不同层面群体的接受能力和欣赏水平,这也是这个剧目深受观众喜爱的原因之一。”

微信图片_20170620141252.jpg

微信图片_20170620141257.jpg

微信图片_20170620141301.jpg

舞剧《大禹》将淮河流域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蹈——花鼓灯融入舞剧中,在多个舞段中加入花鼓灯动作元素和音乐元素,其浓郁的地域风格为这个历史题材的舞剧增添了厚重的写实色彩,也使得观众们可以暂时抛开文化隔阂和历史长河,如同身临其境。“选题很好,现在关于历史人物的舞剧有些蔚然成风,不过这是一部质量非常高的舞剧!花鼓灯的风格用的很有味道,音乐录制的大气磅礴。演员的舞蹈非常有激情,人物塑造很丰满。这个题材虽然做舞剧有点难度,但人物关系、情感关系、家庭情感关系处理和把握的很好。”总政宣传部艺术局局长、著名舞蹈家、国家一级编导左青看完这部舞剧表示。

道具的运用可以弥补舞蹈长于抒情拙于叙事这一缺陷。耒耜是当时治水的主要工具之一。编导设置了剧中有一大一小两个耒耜,通过演员高超的技术技能和精湛的表演巧妙运用大耒耜,使得大禹治水的场景变得丰满、动感十足,带给观众如同看电影般身临其境的感受。同时,编导巧妙运用小耒耜隐喻子继父业、终能平治水患。

音乐对于舞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大禹来说,需要通过音乐将观众带回到4000多年前那段厚重的历史中去,让观众身临其境的体验到大禹所面对的困难和内心抉择。”王舸介绍,因此,经过打磨的舞剧《大禹》,此次音乐部分我们将遵循全球顶级标准,录音、混音等工作均在美国完成。对于舞剧这种形式来说,大禹具有极大的难度。但换个角度来说,大禹也许会是中国舞剧史的一次重大突破。

青年舞蹈家骆文博在大型民族舞剧《大禹》中饰演女一号——大禹之妻女娇。女娇也被称为涂山氏,与大禹一见钟情,后成为大禹的妻子,并生下了儿子启。       

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感人故事,世代传颂。他耗尽毕生心血治水的丰功伟绩,在中国妇孺皆知。蚌埠是大禹一生建功立业的主要活动地之一,蚌埠儿女无不以此处留有大禹治水的足迹而倍感自豪。蚌埠务实开放,创业争先的城市精神,正是对大禹精神的传承。“我与蚌埠很投缘”。在接受中国校园舞蹈网记者采访时,骆文博说。这类具有深刻文化内涵与时代意义的舞剧,正是骆文博最喜爱也最擅长的。骆文博创作的作品,包含着她对角色心理,情感的理解,包含着她对作品背后深层文化现象,文化内涵的解读。融入角色,理解文化,传承文化的创作思路也是骆文博作为优秀舞蹈演员能够深受观众喜爱的原因。无论是大禹治水,禹会诸侯的豪迈,还是四面楚歌,霸王别姬的悲壮,优秀的文化需要一个载体来传承,对骆文博来说,舞蹈这样的艺术形式无疑是最能引起共鸣,凝聚人心的。在骆文博的舞蹈表演中,观众既能享受一场视听盛宴,又能领略浑厚的历史文化,这正是舞者艺术呈现的思想制高点。

·大禹矢志不屈、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克己奉公等精神,也正是当今社会所需要的普世价值观。

大禹是远古的“神” 也是现代的“人”强大的幕后主创团队在创作初期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将大禹这位从史前文明中走来的神话英雄回归到现实,让我们现代社会的人不觉得有时空的隔阂,能够从中得到紧随时代的启发和思考。自然灾难既是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挑战,又是对民族精神的洗礼、对民族力量的凝聚。只要我们戮力同心,协调好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我们现在身处的这个变革时代,充满着变化和颠覆,正如大禹所处的洪水时代一样。其次,大禹矢志不屈、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克己奉公等精神,也正是当今社会所需要的普世价值观。

在一脉相承的精神体系之下,我们看历史并不一定要在乎所谓真实发生了什么。因为这个神话之所以能够千古流传那就必须有两点保证:第一,符合大历史,比如大禹治水的功成名就和人心所向。第二,符合当时的人们面对灾难和民族英雄这件事的世界观和情感。而剧组主创正是抓住了这两点,以“坚持”、“纯粹”和“亲情”等等普世价值为切入点,在神话的框架上丰富血肉筋脉,让人们看到一个可感可触的大禹,作为一个世俗之王,他如何爱护自己的家人,如何提高治理水患的能力,如何为自己的百姓和国家奉献一生。

大禹数过家门而不入、劈山导淮、会盟天下诸侯于涂山脚下等故事发生在蚌埠境内,编导牢牢把握地域性,将淮河流域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蹈——花鼓灯融入舞剧中,在多个舞段中加入花鼓灯动作元素和音乐元素,其浓郁的地域风格为这个历史题材的舞剧增添了厚重的写实色彩,也使得观众们可以暂时抛开文化隔阂和历史长河,如同身临其境。大禹受舜之命,勇于担当,毅然投身到波澜壮阔的治水战场,投身到洪荒之力的洗礼之中。面对极其艰难的治水工程,众人退却,唯大禹孤身挖山不止。大禹身先士卒,感动众人,追随其后。只有各个部落团结一心和不懈奋斗,才能把水害治好。大禹召会诸侯于涂山,划定九州,传位夏启,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夏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天下认同:多族统一,抱团取暖,战胜所有困难而获得美好新生,是中华民族生存的至善大道。大情怀、大奉献、大智慧、大一统、大和谐成就了“大禹精神”,而千古流传的传说之所以被传说,说明人民大众还是希望在历朝历代有这样的人物存在,可以从中汲取前行的力量。这也反映出当今社会之下,时代和社会发展所呼吁的一种精神,恰恰是这样的精神,才是最具有生命力的意识形态,更是一种我们的人民和国家所追求的目标。该剧正是基于此种目标,以大禹的父亲鲧、儿子启三代人为治水而产生的现实矛盾和精神升华,多方入手,力图塑造活灵活现、有血有肉的现代版大禹。

舞剧的灵魂不是单纯的舞蹈 而是用生活去舞蹈

总政宣传部艺术局局长、著名舞蹈家、国家一级编导左青看完这部舞剧表示:“选题很好,现在关于历史人物的舞剧有些蔚然成风,不过这是部质量非常高的舞剧!花鼓灯的风格用的很有味道,音乐录制的大气磅礴。演员的舞蹈非常有激情,人物塑造很丰满。这个题材虽然做舞剧有点难度,但人物关系、情感关系、家庭情感关系处理和把握的很好。”

该剧注重道具的巧妙运用。舞蹈长于抒情拙于叙事,而道具的运用则可以弥补这一缺陷。耒耜是当时治水的主要工具之一。剧中有一大一小两个耒耜,通过演员高超的技术技能和精湛的表演巧妙运用大耒耜,使得大禹治水的场景变得丰满、动感十足,将会带给观众如同看电影般身临其境的感受。同时,编导巧妙运用小耒耜隐喻子继父业、终能平治水患。该剧追求完美的舞段设计。该剧在结构上力求严谨合理,每个舞段都紧扣主题,其中有震撼人心的治水群舞、活泼欢快的采摘群舞、热情红火的送饭群众、美妙动人的寻夫双人舞、雄厚壮观的会盟群舞等,并综合运用多种叙事手法将这些舞段自然流畅地连接起来,把大禹治水的艰辛历程浓缩再现。

大场面并非只有闹 临大事应有静气

大禹改善自然环境的勇气和魄力;身先士卒、身体力行的垂范;因势利导、疏堵结合的智慧;克勤于邦的品行;因公忘私的精神等等,到了街知巷闻的环节,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他治水十三载,数过家门而不入。这是与治水的宏大场面构成了强烈对比的一种安静,一种外在生活与内在境界的对话,是千古流传的高风亮节,也是神话高高在上的症结所在,因为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达到这种境界。

剧中的设计有特别之处,大禹到了家门口,并不是他不想回,而是不能回。妻子女娇即将分娩,大禹本欲回家探望。路上恰逢天象骤变,大禹只能过家门而不入,返身继续与水搏斗。女娇病危,大禹梦中回家,又一次身不得入。神话中的高风亮节,正是基于大禹本身对家、对亲人的有更深刻的爱和保护欲,才激发了无穷的斗志。大禹“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的民族精神,我们静下心来想一想,追溯到人性的根本,其实是“为小家,为大家,为国家”。既然“小家”和“大家”的利益高度统一,既然心怀家国、志在天下,那么回与不回便不再是问题。

大雨下,篝火旁的山石被冰凉的雨水激裂,大禹从中“静悟”,动员各部落力量,一起烧红山石,变堵为疏,开山导水,获得成功。每临大事有静气,是中华民族历代有志之士为实现伟大理想不屈不挠、不懈奋斗的力量源泉。大禹治水获得成功,黎民百姓载歌载舞、安定乐业。大禹回到家中,家室空荡,女娇远逝,只有儿子启立于门侧,他相信当九泉之下的妻子得知治水成功的消息,也一定能得以宽慰。

【舞剧《大禹》演职人员表】

总顾问:袁华 于勇 王诚

总策划:丁光清 谢兵 杨宏星

总监制:侯进 袁政

历史文化顾问:王巍 王吉怀

监制:曹杰 秦佳凤

策划:项继武

出品人:王旭东

总导演:王舸 李陟

编剧:冯双白

作曲:程远

舞美设计:周立新

服装设计:麦青

灯光设计:刘崇亮

造型设计:刘雅

编导:张珅 柳雯 李毅源 徐祭红

旁白:陈浩

宣传策划:王晓东

舞美统筹:崔益国

演出统筹:刘芳

舞台监督:徐祭红 吴尚

演员统筹:郑少杰

道具设计:张玉亮

道具:王瑞 刘亮

化妆:何争 张伟 丁雪

服装:王丽娜 杨  娜 郭媛媛 朱青 冯瑶

灯光:张勇 徐迪 王亚炜

音响:马一夫 张海蛟

剧务主任:韩枫 郭虎

剧务:孙岚 张勇 吴成迁

摄影:刘海栋 王磊 朱同陆        (中国校园舞蹈网记者舞界 北京报道)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关注中舞联盟订阅号(bjzwlm)

看中舞联盟更多精彩内容

上一篇:【中国校园舞蹈网 舞蹈人物专访】李北达:中国“养生舞蹈”研究创立第一人
下一篇:美国舞蹈教育大咖苏珊(Susan R.Koff)博士来了! 《校园舞蹈的春天——中美中小学舞蹈教育思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