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教育界专家专访】谢嘉幸:用美来装扮自己的生活
2017-03-10 05:52:38    点击:

中国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谢嘉幸教授,祖籍福建福州,1951年10月生于湖北武汉,现任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传承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音乐教育学学会会长,中国人生美育研究会会长

历史责任,时代机遇

由中国网·美育频道,全国学校美育联盟,中国校园舞蹈网,中舞联盟等单位共同推出

“两会声音”              

“美育——让学生更美”专题报道,这是继2016年两会特别报道

“两会声音”——“校园舞蹈的春天”系列报道之后的又一次重磅出击              

——让美育走进学校、走近学生,实现人的心灵教育,美育让学生更美,

我们在行动…

284583889308950588.png

中国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谢嘉幸教授,祖籍福建福州,1951年10月生于湖北武汉,现任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传承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音乐教育学学会会长,中国人生美育研究会会长,国际音乐教育学会理事,亚太音乐教育研究会理事,中国音乐美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音乐评论学会理事,中国音乐心理学音乐传播学学会理事,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出版《走进音乐》《德国音乐教育概况》《音乐分析》《音乐欣赏教程》等学术著作。应邀出席第26届、27届、28届国际音乐教育大会主讲嘉宾并作专题报告。先后出访德、英、美等国开展学术交流与讲学活动。2010年组织并策划了第29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

f94a83b060aba7325a09f8ef0a585641_.jpg

【视频】谢嘉幸:用美来装扮自己的生活

作为美育教育领域的资深专家,谢嘉幸教授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美育其实就是美学教育。这一命题是西方学者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提出来的,美学是对美的研究的学问,而美育核心是通过美来进行人的教育,两者在概念上是有区别的。但是中国传统对美育的理解并不完全倡导西方的理念,因为自古以来,中国就有一种通过艺术和美来进行教育的传统,孔子曾说:心于诗,立于礼,诚于乐。其中,心于诗本身就是一种在艺术的氛围当中来使人际得到发展;心于诗,不在诗当中,人是不能发展的;诚于乐,没有音乐,人格不能得到完善。

谢嘉幸认为,美育有两方面主要内容,一个是作为审美教育,就是通过美育让学生,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都能够得到审美修养的提高,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审美修养。另一方面,是通过美来进行人格的教育,这也是我们中国提出的美育概念跟西方的不同之处。

在谢嘉幸看来,审美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代名词,通过艺术教育能够提高人的审美修养,但是艺术教育的概念却包含不了美育,因为美育是对于人的教育。

  关于美育的重要性,谢嘉幸教授介绍说,早在中国周代就引起人们的重视,礼、乐、射、御、书、数作为人的六种技能,其中就有乐,到了春秋时期,美育也引起了孔子的重视,春秋时期的六艺就是儒学六经,谓《易》《书》《诗》《礼》《乐》和《春秋》,孔子也把乐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古代的乐就是美育,不仅仅是音乐,当时诗歌乐舞是一体的,所以说,中国人历来对人格的培养是离不开乐的,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也是美育在影响人的过程当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中国教育一直讲德智体美,其实早在1809年,德国的教育家就提出来,体美智德,就是人的发展发育过程,身体和外界的接触是体,就是体育。那么在体育之后紧接着就是美育,美育是一个对内心自我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人的价值观是通过美育而建立起来的。

  另一个方面从传承文化角度来讲,美育也是关键的。当前,国家开始倡导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谢嘉幸教授认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键在美育,因为只有通过美的方式才能够使人在内心来接受,不是通过法律规范人的行为,也不是通过说教这种死记硬背的 方式、美育是从兴趣爱好角度来培养人的心态,所以,美育的重要性从这儿就体现出来了。

谈到传承传播的难点,谢嘉幸教授认为,首先是观念上的转变,即使你在马背上也能传递现在的艺术教育和美育,理念不会受到限制,但是从实际的传播来讲,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都会面临这个问题,觉得好像艺术教育、美育不是最重要的部分,但是这一情况从20世纪80年代到现在,开始有了很大改观,特别是2015年9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加强美育的文件,让大家重视美育,其中,有8个省和教育部签署了备忘录,应该说国家和政府在这方面已经下了很大的力气。

现在对于美育而言,究竟如何去评估它,这个评估评价系统怎么建立?最根本的理念是我们要转变对美的基本的认识。国家提出来核心素养有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文化基础;第二个是自主发展;第三个是参与社会。从基础教育和美的角度来讲,最重要的是如何参与社会,所以他提出来为人生而音乐,为人生而艺术,为人生而美。换句话说,用美来装扮自己的生活,我想每个人都会很喜欢。

从事音乐理论研究的谢嘉幸教授认为,音乐是一个反观自身的过程,人们听到音乐能够化解增强内在的感觉,所以,他认为让艺术成为终身伴侣,是实施美育最根本的目标。

目前,谢嘉幸教授正在承担的国家重点课题就是“传统文化进课堂”从2011年开始,对大学提出一个新的任务,就是学校教育重视传统文化,一个民族不能丢弃自己的传统文化,失去根基。让13亿中国人,每一个人都成为传承文化的一份子。所以在今天的教育当中,也要有传承文化的概念。传统文化包含国学和传统艺术等很多方面的内容。

谢嘉幸教授分析,前段时间在中央电视台热播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为什么很受欢迎,关键在于传承的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如果说国学就是我们的四书五经,是它的骨架,那么,传统艺术和民俗文化就是它的血肉。传统文化是我们所不能离开的空气和土壤,我们就是在这块土地上长大的,我们当然必须要正视并继承我们好的东西,去扬弃那些不好的东西,使它实现创造性的转化,这是这个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所以在艺术教育当中,在美育当中一定要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反过来在传统文化的传承过程当中,美育是关键。

针对当前的“艺考热”,谢嘉幸教授认为,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艺考的变化确实是促进整个社会重视艺术教育和美育的作用,艺考就像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不能因为少数人的成功,而忽略大多数人,我们从美育的根本上讲,是面向每一个人的提高,就像张艺谋导演的影片《一个都不能少》,在美育当中,它的理念就是一个都不能少。从这个角度来讲,艺考还是会再继续下去,不会说中断,但是怎么去完善它,这是需要人们反思的。


【视频】美育让学生更美!

作者:常青藤美育

(本文系全国学校美育联盟、中国网美育频道、中国校园舞蹈网、中舞联盟独家采访原始获得,版权归全国学校美育联盟、中国网美育频道、中国校园舞蹈网、中舞联盟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教育界专家专访】周星:美育的最终目的是让人人都传递美
下一篇:【倾听“两会”的声音】全国政协常委冯骥才:美育让学生的心灵更幸福